二、“手工糕点”——凌晨 3 点起床的人不在这儿
假在哪儿:
• 90% 都是批发市场进货,拆袋摆盘秒变“手作”。
• 防腐剂、起酥油一样不少,放 3 天都不硬。
怎么买:
• 看切面:真正手作的气孔粗细不一。
• 问老板:敢不敢让你现场拍照发朋友圈?心虚的会秒拒。
• 实在想吃:找透明厨房的店,或干脆自己做,成功率比想象高。
三、卤菜摊——大锅里大概率是“复热菜”
假在哪儿:
• 大桶预制卤汁、真空包装鸡腿,拆袋即卖。
• 颜色越鲜亮,亚硝酸盐越可能超标。
怎么买:
• 看汤汁:现卤的汤表面会浮一层薄油,不会过度粘稠。
• 尝口感:现卤的肉纤维有嚼劲,预制的一咬就散。
• 保险做法:买整块肉回家自己卤,20 分钟搞定。
四、“现榨香油”——芝麻只是道具
假在哪儿:
• 机器里可能只有香精+色拉油,芝麻只是给你看的。
• 香味刺鼻、颜色淡黄、久放不沉淀,八成是假的。
怎么买:
• 看沉淀:真香油静置 24 小时会有明显分层。
• 闻味道:真香油有淡淡焦糊味,假的是廉价香精味。
• 信品牌:超市冷榨芝麻油虽贵,但至少有检测报告。
五、散装蜂蜜——糖水的高价马甲
假在哪儿:
• 用果葡糖浆+香精+色素,成本 5 块钱一斤。
• 拉丝长、滴纸不透,这些老办法早被破解。
怎么买:
• 看气泡:真蜂蜜摇晃后气泡久久不散。
• 尝回味:真蜂蜜喉底有微辣感,假的是纯甜。
• 带包装:选有溯源码、波美度标注的品牌蜜,贵一点但踏实。
六、“牛肉干”——鸭肉+香精的变形记
假在哪儿:
• 鸭肉+大豆蛋白+牛肉香精,成本比真牛肉低 60%。
• 纹理细软、一捏就碎、香精味冲鼻。
怎么买:
• 看纹理:真牛肉干纤维粗,撕开是一丝一丝的。
• 看价格:低于 100 元/斤的多留个心眼。
• 选渠道:官方旗舰店或内蒙古本地老字号,踩坑率低。
七、“野生蘑菇”——人工菇的贵族梦
假在哪儿:
• 99% 号称野生的蘑菇都是大棚货。
• 染色、熏硫让颜色更鲜艳,实则重金属超标。
怎么买:
• 认品种:松茸、鸡枞等名贵野生菌认准正规冷链包装。
• 看切口:真正野生的根部带泥、切口不规则。
• 最保险:去大型商超买有“野生菌认证”的冻品,贵但安全。
八、一句话总结
菜市场不是不能买,而是别冲动。记住三句话:
过分便宜必有妖;
包装越简陋越要看检测报告;
现场能验证的(溯源码、切口、气泡),绝不只看摊主嘴。
菜市场买菜,一定要擦亮我们的双眼:一眼要挑新鲜,一眼要识套路,才不会被坑。转发出去,别再让家人白花冤枉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