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古汉语通假字字典凍dòng
【中古音】:
【上古音】:
多貢切
【通假字释义】:
端送開一(端東) 冰也。
【正字及释义】:
涷 dòng 多貢切 端送開一(端東) 暴雨。
《楚辭》屈原《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凍雨兮灑塵。〔涷、凍《説文》爲兩字,暴雨字應作涷,以兩字形義相近,古籍刊本往往通用作凍。〕
《淮南子·覽冥》:陰陽交争,降扶風,雜凍雨。
《文選》張衡《思玄賦》:凍雨沛其灑塗。
凍-古汉语通假字字典凍dòng
【中古音】:
【上古音】:
多貢切
【通假字释义】:
端送開一(端東) 冰也。
【正字及释义】:
涷 dòng 多貢切 端送開一(端東) 暴雨。
《楚辭》屈原《九歌·大司命》:令飄風兮先驅,使凍雨兮灑塵。〔涷、凍《説文》爲兩字,暴雨字應作涷,以兩字形義相近,古籍刊本往往通用作凍。〕
《淮南子·覽冥》:陰陽交争,降扶風,雜凍雨。
《文選》張衡《思玄賦》:凍雨沛其灑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