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lose Topics Navigation
Product Menu
Topics
設定統計資料設定
若要設定統計資料的記錄方式,請設定統計資料的收集時間間隔。透過命令列監控公用程式或透過檢視 vSphere Client 中的效能圖,可以存取儲存的統計資訊。
設定 vCenter Server
在 vSphere Client 中設定統計資料收集時間間隔
統計資料收集時間間隔可決定統計資料查詢的發生頻率、統計資料儲存在資料庫中的時間長度,以及所收集的統計資料類型。透過 vSphere Client 中的效能圖或透過命令列監控公用程式,可以檢視收集的統計資料。
所需權限:效能修改時間間隔
並非所有時間間隔屬性都是可以設定的。
在 vSphere Client 中,導覽到 vCenter Server 執行個體。
選取設定索引標籤。
在設定下,選取一般。
按一下編輯。
若要啟用或停用統計資料時間間隔,請勾選該時間間隔的方塊。
若要變更統計資料時間間隔屬性值,請從下拉式功能表中選取一個值。
在間隔持續時間中,選取收集統計資料的時間間隔。
在儲存時間中,選取已封存統計資料保留在資料庫中的時長。
在統計資料層級中,選取用於收集統計資料的新層級。
層級越低,使用的統計資料計數器就越少。層級 4 會使用所有統計資料計數器。請僅將該層級用於偵錯目的。
統計資料層級不得高於為上述統計資料時間間隔設定的統計資料層級。此需求是 vCenter Server 相依性。
在 [資料庫大小] 中,估計統計資料設定對資料庫的影響。
輸入實體主機的數目。
輸入虛擬機器的數目。
此時將計算並顯示估計的所需空間以及所需的資料庫列數。
如有需要,請變更統計資料收集設定。
按一下儲存。
統計資料時間間隔的預設設定之間的關係
每 5 分鐘收集一次的樣本會儲存 1 天。
每 30 分鐘收集一次的樣本會儲存 1 週。
每 2 小時收集一次的樣本會儲存 1 個月。
每天收集一次的樣本會儲存 1 年。
對於所有統計資料時間間隔,預設層級為 1。該層級使用叢集服務、CPU、磁碟、記憶體、網路、系統和虛擬機器作業計數器。
資料收集層級
每個收集時間間隔都有一個預設收集層級,此層級決定收集的資料量以及可在圖中顯示的計數器。收集層級也稱為統計資料層級。
統計資料層級
層級
度量
最佳做法
層級 1
叢集服務 (VMware 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 – 所有度量
CPU – cpuentitlement、totalmhz、usage (average)、usagemhz
磁碟 – capacity、maxTotalLatency、provisioned、unshared、usage (average)、used
記憶體 – consumed、mementitlement、overhead、swapinRate、swapoutRate、swapused、totalmb、usage (平均值)、vmmemctl (佔用)、totalbandwidth (DRAM 或 PMem)
網路 – usage (average)、IPv6
系統 – heartbeat、uptime
虛擬機器作業 – numChangeDS、numChangeHost、numChangeHostDS
在不需要裝置統計資料時用於長期效能監控。
層級 1 是所有收集時間間隔的預設收集層級。
層級 2
層級 1 度量
CPU – idle、reservedCapacity
磁碟 – 所有度量,不包括 numberRead 和 numberWrite。
記憶體 - 所有度量,不包括 memUsed、最大和最小彙總值、讀取或寫入延遲 (DRAM 或 PMem)。
虛擬機器作業 – 所有度量
在不需要裝置統計資料但希望監控對象不僅限於基本統計資料時,用於長期效能監控。
層級 3
層級 1 和層級 2 度量
所有計數器的度量,不包括最小彙總值和彙總值上限。
裝置度量
在遇到問題後或需要裝置統計資料時,用於短期效能監控。
層級 4
vCenter Server 支援的所有度量,包括彙總值下限和彙總值上限。
在遇到問題後或需要裝置統計資料時,用於短期效能監控。
當統計資料層級 (層級 3 或層級 4) 使用量超出預設值時,如果無法根據需要快速將統計資料資訊儲存到資料庫,則可能會導致一個特定程序 (vpxd) 承受記憶體增長。如果未嚴格監控這些統計資料層級的使用量限制,可能會導致 vpxd 記憶體不足並最終當機。因此,如果管理員決定提升其中任何層級,則管理員有必要監控 vpxd 程序的大小,以確保變更後該程序不會無限增長。
Content feedback and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