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百岁 (美) 彼得 · 阿提亚 中译出版社 2024年01月
是这本书启发了我给大家准备一个书单,《超越百岁》,听上去很吸引力的一个说法,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
本书作者彼得 · 阿提亚,原本是医学博士,后来去了麦肯锡,由于家族有糖尿病史,三十岁时他开始关注健康长寿的问题,并写出了这样一本让他名声大噪的书。
阅读这本书,你会知道,像阿兹海默症,并不是年老之后突然的,突发的心肌梗塞病因可能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累积,而二型糖尿病几乎完全是因为饮食导致……
相信这样的一些知识,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所指导。
肥胖代码 (加) 冯子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年12月
肥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流行现象,许多人深受其困扰。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无论你付出多大努力,减去的体重总是失而复得。
那么,这是因为你的遗传基因不够好,还是因为你的生活不够自律,或者你所采用的方法不够科学?
在本书中,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冯子新博士结合*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导致肥胖的各种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揭示了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胰岛素水平升高。同时,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学机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出了当前人们认识的诸多误区,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书可供希望减轻多余体重的读者阅读参考。
控糖革命 (法)杰西·安佐斯佩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年01月
对于现代人来说,忙着减肥、忙着美肤、忙着健身,但同时失眠、焦虑、痤疮、糖尿病等亚健康问题又如影随形。
法国“葡萄糖女神”、生物化学家杰西·安佐斯佩告诉你,这些亚健康问题往往都是由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变化引起的,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若置之不理,皮肤问题、情绪问题往往就会接踵而至,情况严重的话,更会引发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身体问题。
杰西·安佐斯佩在《控糖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三个关键性的、颠覆常识的观点:一是不是只有糖尿病人才需要关心血糖,80%的现代人都有血糖方面的问题;二是我们不只要控制血糖,更重要的是要控制血糖峰值的变化;三是比节食更有效的控糖方法是改变吃的顺序。
相信这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美)伦道夫·M·尼斯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03月
你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炎?孕妇的“晨吐”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之后就爱吃了? 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这么糟糕,自然选择为什么留下了它们?
演化理论是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重大突破。人是演化的产物,人类健康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遵循演化规律。主流生物医学 探究疾病的生理过程、分子机制, 进而对症下药、精准治疗。在本书中,作者主张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 别开生面,旁征博引,启发思考,对广大普通读者及专业人士都不无裨益。
癌症传 (美) 悉达多·穆克吉 中信出版社 2022年01月
现在我们国家的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一分钟能够有7个人被确诊成癌症。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每个人离癌症都很近。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给我们做了科普,它讲癌症的发病原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年龄是癌症最大的风险因素,而不是我们想象的食物,空气等,虽然些因素也有很大影响。
这是一部恢弘、深刻和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癌症传记”,讲述了癌症在几千年前首次被记录,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认识、治疗和征服癌症的过程,并对癌症的本质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部以癌症为主角的惊悚小说,讲述了那些为了生存而经受严酷治疗的人的故事,同时也加深对这种标致性疾病的理解。
今天,我们快要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了,所以癌症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癌症的一些知识,就很重要。
锻炼 (美)丹尼尔·利伯曼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年07月
很多人说健康需要运动,但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在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农耕者祖先,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每天需要进行数小时的身体活动,偶尔也会为了娱乐或者社交而做游戏或者跳舞,但没人会为了健康而奔跑或者行走几千米。锻炼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近期才出现的现象。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凭借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经验,向我们讲述为什么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
在这本打破神话的书中,利伯曼告诉我们,锻炼,并不是人类的本能。利伯曼从人类学和进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我们的身体,破解了关于锻炼的12个谬误,教我们可以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并进行正确的身体活动,帮助那些对锻炼感到焦虑、困惑和纠结的人们把锻炼重新放到正确的位置上。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英)马修·沃克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03月
你认为自己最近睡眠充足吗?你还记得上一次自然醒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吗?不用怀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失眠已经成为流行病的时代。
作为一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沃克对生物的睡眠行为充满好奇,这促使他成了睡眠研究方面的专家。本书中,他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睡眠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的科学突破,告诉我们睡眠的运行机制、睡眠不足的坏处、睡眠与做梦的有益功能,以及睡眠对专业人士个人能力提升的惊人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商智商、记忆力、运动力、学习力、生产力、创造力、吸引力,甚至食欲,这些让日间生活丰富多彩的能力,原来都与夜间那场睡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 (美) 埃里克·坎德尔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07月
精神疾病是21世纪的流行病,全球精神疾病覆盖面已超10亿人。
比精神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污名化、病耻感和歧视:精神疾病和未成年是犯罪的“免死金牌”?患上抑郁是因为不懂事?肥胖是自我放纵造成的?成瘾是坏人做出的坏行为?
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生兼诺奖得主,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综合当前学界的最新研究,阐明孤独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病态行为、成瘾障碍等神经与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学机制,解析究竟大脑出了什么状况?为什么出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