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承受比常人大得多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如不能及时缓解,会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严重的会引发心理疾病甚至是犯罪等等。由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警察心
一、公安民辅警心理健康标准
一、要具有正常的智力。
二、要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要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四、要有坚强的意志,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心理健康的警察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五、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警察应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七、要具有完整的人格。
二、警察心理健康缺陷的表现
(一)生理上
压力对人的身体能造成一连串的破坏,不仅会引起心脏等疾病,而且会干扰人的认知程度,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甚至致命。
(二)在行为上
警察的心理压力,就其行为发生改变而言,轻者表现为饮酒、吸烟的频率明显增加,抱怨情绪严重,不遵守纪律,易与人争执等;重者表现为酗酒、嗜烟、事故频发、违纪违法等,有的人还会选择伤人来摆脱困境。例如2002 年9月,《南方周末》报道某市两位青年民警在喝酒的时候聊生活,谈工作,两人都一致认为因工作苦了自己女友,于是,双方约定开枪互射求死,最后,一个当场被对方击中,另一个开枪自杀。
(三)在工作上
心理压力过大,在工作与事业上表现出厌烦疲劳感增加,缺乏激情与创造性,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稳定,无法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估,甚至会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
(四)在生活上
警察的职业决定了与家人聚少离多,不能对家人尽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家庭不和、离婚率高、与子女亲人关系紧张。
三、公安民辅警如何自我调适
(一)沉着冷静,思考问题
当身心压力过大时,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思考如何缓解压力,集中注意力,避免将压力扩散到其他方面。
(二)加强情绪锻炼,转移压力
民辅警要学会平衡和享受自己的生活,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回想令人愉快的事情,练就强大的身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抗压能力,开展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活动,达到消除压力的目的。
(三)适时休息,放松自我
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也要适当的放松身心,比如过于疲劳时打个盹,使自己的身体得到短暂的休息,精神也会振奋起来;在感觉到身体酸痛时,活动下身体;也可以在空闲时间出门锻炼身体、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听听歌等等。
(四)培养个人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培养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爱好,比如篮球、跑步等,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也可以是一些娱乐性的爱好,有利于缓解悲伤情绪。
(五)正确认识压力,转化压力为动力
应当认识到,压力不可避免,适度的压力能促进人进步,过大或过小的压力则会产生负面影响。要学会应对压力,如果感到心理压力过大,千万不要过分压抑自我,可通过适当、合理的渠道及时把心中的郁闷宣泄出来,使痛苦、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六)及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当压力过大,并且自己无法缓解之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积极与心理医生沟通。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已设立了民警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健康网站,帮助民辅警解决心理压力等问题。
来源网络
原标题:《【心理健康】必读!民警心理减压方法小贴士!》
阅读原文